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请输入查询码:
忘记查询码?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
查询结果后请及时进行满意度评价
·拆迁领域以权谋私路线图:团伙作案 集体分赃
·律师举报问题食品未获奖励 工商称惹不起大超市
·母女逛街遇美容院免费体验 大娘被消费8800元
·经济纠纷案件笔迹鉴定“打架” 业内称无法确认
·107户养殖户在津起诉康菲 索赔经济损失4.9亿元
·聚焦民事诉讼法修改 诉讼与调解如何对接成焦点
·网购返券“条件”多 消费者难得实惠
·现实版《法证先锋》上演 女子借拥抱将丈夫锤杀
·天津反扒专家总结11条防扒秘笈 坐公交别站门口
·淘宝五折被指欺诈 律师:顾客可以申请赔偿
2011年妇女权益10大新闻事件 李阳家暴案入选
http://ms.enorth.com.cn 2012-01-06 11:17
  • 全市首个妇女维权调解机构在大港成立
  • 东丽区司法局:妇女维权 从懂法开始
  • 上海地铁今开粉红专列 车厢宣传妇女维权(组图)
  • 全国近1500个县市开通“12338”妇女维权热线
  •  

      全国人大常委会着手开展反家暴立法调研和论证

      2011年9月20日,媒体报道《反家庭暴力法》立法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反家庭暴力法》纳入立法工作计划,并着手开展《反家庭暴力法》的立法调研和立项论证工作。

      “尽管我国现行法律对反对家庭暴力已有规定,但是,仍然需要制定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全国妇联权益部部长蒋月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际社会把反对家庭暴力作为一种国家责任。对家庭暴力立法的目的绝不仅仅是惩罚施暴者,而是包含了预防、制止、救助、惩罚在内的一整套制度措施。

      蒋月娥告诉记者,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应当主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明确家庭暴力性别歧视和权力控制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树立国家反对家庭暴力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二是明确“家庭暴力”的概念,明确界定“家庭”的范围以及“暴力”的形式。建议立法对社会广泛争议的同居暴力以及性暴力、精神暴力、经济控制等问题进行统筹考虑;三是建立包括预防、制止、救助、惩罚在内的一整套制度措施,包括规范家庭暴力处置程序,明确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的职责,建立家庭暴力案件证据规则,规定人身保护令以及民事和刑事程序的衔接机制等;四是建立受害人救助机制,如对受害人的损害赔偿、隐私保密、心理辅导、紧急安置等;五是建立施暴人行为认知和行为矫治机制,开展对家暴施暴者批评教育、心理治疗等工作;六是明确包括施暴者、执法人员以及参与救助的社会机构人员的法律责任。

      点评:经过社会各界特别是妇联组织的呼吁和推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反家庭暴力法立法论证工作,这对于生活在暴力阴影下的受害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防治家庭暴力,攸关人权保护,是家庭和谐的屏障,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家庭暴力屡禁不止且呈上升趋势,受害者以妇女为主,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有关,是两性家庭社会地位不平等的反应,更在于缺乏公权力的刚性约束,施暴者付出的成本太低,受暴者缺乏有效的救助途径。

      有法可依是反对家庭暴力的首要条件。我国现行法律虽有禁止家庭暴力的规定,但散见于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相互之间缺乏衔接,多属于宣示性条款,难以在审判实践中遵从。全国28个省区市出台的地方性法规,缺少上位法作为依据,很难实现法律上的突破。全国妇联、中宣部、最高检等七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若干意见》作为政策性文件,在实施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

      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需要一部全国性的专门法律,以国家的名义申明“打老婆”不是家务事,确定国家反对家庭暴力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强调对家庭暴力的零忍耐,界定家庭暴力的概念及表现形式,建立家庭暴力的预防体系,规范家庭暴力的处置程序,明确包括施暴者、执法人员以及参与救助的社会机构人员的法律责任等等。唯其如此,才能切实保护受害者,有力惩戒施暴者,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稿源: 中新网  编辑: 文婷
    打印 
    关闭窗口
     
    关于北方网|广告服务|诚聘英才|联系我们|网站律师|设为首页|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