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请输入查询码:
  忘记查询码?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
查询结果后请及时进行满意度评价
全部
全部
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促进机制与对策研究
http://ms.enorth.com.cn
来源: 北方网  作者:  2011-12-23 15:19:19  编辑:张令沛

【民生词典】外地大学毕业生进津就业

【网民智囊团·个人文集】张再生

  [摘 要]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稳定性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本文通过剖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构 建了个人职业素质提升、高校教育模式改革、企业制度体系完善、政府就业市场调控四位一体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促进机制,提 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稳定性就业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就业稳定性;促进机制;公共政策;高校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 G 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0863 ( 2011) 07- 0079 - 04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我国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实现 人才强国 战略的 生力军, 其就业问 题和就业稳定性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据麦可思 201 0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显示, 200 9 届高 校毕 业生 半年 内的 离职 率平 均为

  33% 。大学生就业不稳定性问题暴露了诸如就业制度、就

  业政策、劳动力市场、教育体制、专业结构等多方面的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不稳定性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依靠政府、企业、高校、个人和家庭等多个主体来共同发挥作用, 只有多方面齐抓共管, 共同努力, 方能真正从源头解决好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问题。

  一、就业稳定性差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次问题

  据麦可思 2 01 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显示, 20 09届 2 11 院校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2 2% , 非 21 1 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3 3% ,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5% 。调查发现, 200 9 届大学毕业生的主动离职率达88% , 离职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 个人发展空间不够, 占31% ; 薪资福利偏低, 占25% ; 想改变职业和行业, 占13% 。[ 1 ]由此可见, 高校毕业生 跳槽 现象日益频繁, 究其 原因, 主要是 高校毕业 生就业难 所致。 2 00 9年1 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 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 其中明确提出鼓励骨干企 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近年来,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骤增, 2003年至201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依次为212万人、280万人、338万人、420万人、495万人、559万人、610万人、630万人,增幅依次为32%、21%、24%、19%、 8%、13%、9%、33%,年平均增幅17.4%。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3年9月至2010年9月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依次为70%、73%、74.5%、69%、70%、70%、72%、78%。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由于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设置的偏差, 使得许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无法找到与专业相当对口的岗位, 从而盲目就业, 频繁跳槽。另外, 一些用人单位, 比如外资企业或跨国集团公司的白领职位,在录用人才时对专业的限制很宽泛,甚至有些岗位对专业不加任何限制。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严峻挑战, 即使顺利进入职场, 但由于缺乏社会技能, 自身适应力和竞争力较弱的原因, 导致主动离职现象的频繁发生。另外,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高等教育由 精英教育 向 大众教育 转变。数据显示, 从2000年到2005年, 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一路攀升: 从1230万人, 增长到1300万人、1500万人、1900万人和2000万人, 至2005年增长到2300万人。2010年,中国大学生人数达到3000万人左右。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走向大众化。大跃进式的扩招与高校人才培养、社会有限的接纳能力以及就业促进政策产生矛盾和出现错位, 出现大批高校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导致对口率低、稳定性差。因此,若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差的问题,需要从根源上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政府应该先行一步,在体制、政策、服务职能和市场监管等方面消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障碍,促进高校毕业生公平、合理就业,从而推动政府职能的改革。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打印 
关闭窗口
 
关于北方网|广告服务|诚聘英才|联系我们|网站律师|设为首页|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