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纪念馆10件馆藏文物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综合 作者: 编辑:刘影 2019-07-08 17:06:30

梁士英炸地堡的爆破筒残片

  在辽沈战役纪念馆展厅里,有一组爆破筒残片,一共5件,最大的一块长9.99厘米、最小的一块长3.00厘米。国家一级文物。弹片虽小,却真实地体现了辽沈战役中爆破英雄梁士英舍身赴义的壮举。

  梁士英,1922年生,吉林省扶余县人。出身贫苦,13岁就给地主放牛,当过长工。1946年1月参加东北民主联军。跟随部队转战北满,打靠山屯、乌拉草沟,战双庙子、郑家坨子,攻彰武,取四平,在战火硝烟的艰苦磨练中很快成长。194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多次在战斗中立功,他常说:“我是共产党员,我的行为应该配得上这个光荣称号。”

  1948年9月,梁士英随部队南下北宁线,参加辽沈战役。解放锦州作战时,被派到尖刀连8连2排5班当战斗组长。总攻前的党员会上,梁士英从一个布包里拿出两块银元,交给排长靳文清,并说: “我要是牺牲了,这钱作为我的最后一次党费!”10月14日10时,天空升起三颗绿色信号弹。刹那间,整个锦州城淹没在浓烈的硝烟之中。突破口上,8连战士像潮水般涌进,在重机枪的掩护下,6班战士很快就占领了城墙,插上了红旗。国民党守军顽固抵抗,当梁士英所在连摧毁第一道防线后, 国民党军一个连的兵力便向尖刀排反击过来,虽然战士们猛烈还击,但终因寡不敌众,伤亡越来越大。这时国民党军又有一排的兵力猛冲上来,只见梁士英拉开一根爆破筒的导火索,使尽全身力气,扔了出去。爆破筒爆炸了,国民党军倒下了十几个,剩下的扭头就跑。部队正准备向铁路南面挺进,突然,前进的道路被密集的火力封锁了,子弹是从前面铁路桥旁一座坚固的水泥碉堡里射出来的,里面的两挺重机枪形成扇形向外疯狂扫射。突击队置于火网之下,部队前进受阻,人员伤亡很大,排长靳文清连续组织两次爆破均未成功。每拖延一分钟都意味着更大的牺牲,甚至影响整个战斗,必须立刻干掉它!

  危急时刻,排长靳文清手持爆破筒就要向上冲,这时梁士英说:“你去,谁指挥?”说着,他便把两根日式爆破筒绑接在一起,脱下棉衣,带上几颗手榴弹,飞快地向前扑去,所有轻重机枪一齐开火掩护着他前进。只见他一会儿匍匐前行,一会儿跃起向前冲去,一会儿又伏了下来。战士们伏在路基下,攥紧拳头睁大两只眼晴看着他的一举一动,心已提到嗓子眼儿,同志们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一个人身上了。

  子弹在梁士英周围飞溅,梁士英巧妙地穿过密集的火网,爬到了碉堡路基下面。只见他沉着地观察着周围的地形,甩出两颗手榴弹,借着手榴弹爆炸的烟雾,飞身跳到碉堡前,迅速拉燃导火索,将爆破筒猛地塞进碉堡枪眼里。当他转身正要跳离时, 国民党军却将爆破筒推了出来。爆破筒在地上吱吱冒着白烟,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梁士英骤然跃起,重新拾起爆破筒又塞进碉堡。国民党军拚命往外推,而梁士英就像钢铁巨人一样,用尽全身力气顶住爆破筒。战士们惊呆了,高声喊道:“梁士英,快回来!”轰隆一声巨响,碉堡飞上了天,前进的道路打通了,梁士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26岁。

  战后,师党委给梁士英追记三大功,授予“特等功臣”光荣称号。12月10日,《东北日报》进行了专题报道。解放后,锦州市人民政府将当时的西北门改称“士英门”,将烈士牺牲地所在的惠安街改称“士英街”,后又在辽沈战役革命烈士陵园修建了梁士英墓,在烈士牺牲地建立了纪念碑和纪念广场,以资永远纪念这位伟大战士的不朽英魂。1964年7月,辽战役纪念馆根据他当年的排长靳文清提供的线索,在梁士英投进爆破筒的地堡枪眼下方挖掘出来7块弹片,经靳文清排长和士英班的王佩贤鉴定确认为爆破筒残片。其中2块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其余5块由辽沈战役纪念馆收藏。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