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家经常能看到一些公园、景点设施被“涂鸦”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很碍瞻观。细想一想也是,国人在公共场所留下墨宝的情形,确是古已有之,那些诗人、画家、帝王、将相,很多人都有这个嗜好,于是乎很多名篇佳话,得以流传下来。千百年来的示范和习惯,让如今的我们更得以施展一身的才华,于是乎很多公共场所的设施和墙壁上,民间墨宝频现、草根笔画盛行。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和应对这些“作品”呢?我觉得大禹先生为我们探索了方法,就是堵疏结合,分而治之。
在一些公共场所中,可以设立公共壁画墙,对于有创作灵感的人,可以在管理机构进行登记,在指定的位置上进行涂鸦绘画,并限定发表时间,后面排队的人,可以在规定的时间之后,覆盖前面的作品,进行新的涂鸦绘画,以展示这些草根艺术家们的才华。
而对于只是一时兴起,想表达一下心中情意的人们来说,可以在公园或其他公共场所指定的留言墙上,撰写甜言蜜语,抒情达意,就如同一些餐吧、酒吧、青年旅社的墙上,大家留下心声与祝愿,让大家有一个情绪宣泄的小天地,如同耶路撒冷的哭墙,大家将心里话写在纸条上,填塞的哭墙的缝隙中。
但对于在指定场所之外的涂鸦与肆意留言,则要反而对之,除了对造成损失的情况进行金额上的处罚之外,不妨借鉴一些方法,比如让涂画者参与几日的志愿者行动,在指定区域内对涂画“作品”进行清除工作,体验一下环卫工人、城管员工的辛苦。
至于城市中出现的牛皮癣——小广告,则需要坚决制止,除了环卫、城管部门及时清除电线杆、地面、长椅等公共场所上的垃圾文字外,还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追踪,顺联系电话直追到底,查找源头,涉及违法现象交法律部门处理,彻底抵制住违法广告的泛滥。
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还我们一个有序的空间环境,指日可待。到时候,我们走在清洁的道路上,看着路边指定区域的涂鸦壁画、读着留言墙上大家心语,想必是别有一番风味,昔日“涂鸦”,今日成了“天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