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劳动者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治疗休息的情形时有发生。劳动者的医疗期该如何计算?若劳动者处于医疗期内,用人单位未支付工资甚至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应如何维权呢?
近日,天津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接到相关咨询。市民从事软件开发工作,与用人单位签订以完成项目为期限的劳动合同。项目推进期间,市民因身体原因享受医疗期至今。现项目到期,用人单位提出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市民拨打热线,就权益保障问题寻求律师帮助。
我的实际工龄是八年,在本单位工作六年,手术后医疗期可以休息多久?
热线律师:根据原劳动部1994年发布的《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因此,您的情况属于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且在您本单位工作五年以上,您可依法享有六个月的医疗期。
医疗期内,公司不发工资,怎么办?
热线律师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治疗期间,依法享有医疗期。用人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病假工资,且标准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因此,医疗期内,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资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您可依法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反映,或依法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项目到期时我仍处于医疗期内,企业想解除劳动合同,能否索要经济补偿金?
热线律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任务完成而终止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此处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基于您的陈述,您与单位签订的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后,用人单位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劳动者在项目到期时仍处于法定医疗期内,依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应顺延至医疗期届满。在此情况下,用人单位不能以项目到期为由终止劳动合同,而需待医疗期结束后再行处理。
律师提醒
医疗期制度的设定是一种倾向于保护劳动者权利的制度。在医疗期内,用人单位既不能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又负有依法支付工资的法定义务,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属于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容侵犯,医疗期内的权益保障更是关乎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保障与身心健康。各用人单位应增强法治意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履行自身法定义务,尊重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在遇到权益受损时,应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共同促进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