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退票难!消费者何时才能实现 “退票自由”?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刘影 编辑:张志怡 2024-03-20 13:34:01

内容提要:演出市场做为撬动文旅消费的支点,在有相关文件的支持下,消费者退票依然困难重重,那么,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如何保障?良好的消费市场环境又该如何建立呢?规范要求虽有,但配套措施和操作细节仍有待完善。

  津云新闻讯:近两年,演出、比赛、电影等文娱市场持续火爆,为了观看一场期待已久的演出,不少人甚至要提前半年购票。买票难,但退票,似乎更难。

  为进一步规范演出市场,2023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演出举办单位应当建立大型演出活动退票机制,设定合理的梯次退票收费标准”。但实际操作中,消费者想要退票依然有很多“关卡”要“闯”。

  网民周先生通过《政民零距离》平台反映,2023年7月,他在大麦网上购买了2023年12月31日举办的某明星天津演唱会的门票,可到了12月,远在浙江的周先生因为身体出现状况,担心无法顺利观看演出,于是在大麦网上申请了退票,但被客服告知演出门票不予退换。周先生又尝试联系了演出主办方,同样遭到了拒绝。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周先生也未能顺利退票。

  周先生告诉记者,沟通过程中,他曾多次提到《通知》中要求的“退票机制”。但得到的回复是“他的演出门票购买时间早于《通知》出台时间,因此并不适用”。

大麦网上关于退票的提示

  记者在票务平台大麦网上看到,演唱会、话剧、体育赛事等不同活动的购票须知中均对退票规则做出了说明“票品为有价证券,非普通商品,其背后承载的文化服务具有时效性、稀缺性等特征,不支持退换”。通过联系大麦网客服,工作人员表示“大麦做为票务代理平台不参与项目的退票规则制定及退票手续费收取”。当记者提出《通知》要求时,工作人员仍坚持“演出页面规则是不支持退换票的”。

  想要退票,难!

  周先生的退票经历并不特殊,网民倪女士在《政民零距离》平台也反映了她的退票经历。她通过“开心麻花”小程序购买了两张演出票,后来因为时间冲突,倪女士想申请退款或更改观看场次。然而,倪女士发现小程序购票平台并没有提供相应的退款渠道。于是,她联系了客服,却被告知无法办理退票手续。

  根据倪女士所说,记者也试着体验了一下退票流程。3月5日,记者通过“开心麻花”小程序购买了于3月30日开场的演出门票。在购票过程中,多个界面中都有关于退票的提示,“话剧演出性质特殊且具时效性,演出票售出不退不换”。记者还发现,在小程序注册以及购票过程中,并不需要实名认证。

客服工作人员表示演出票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定

  3月12日,记者联系电话客服咨询退票事宜,工作人员先是明确表示,演出票一经售出,不得退换。随后,又让记者联系微信客服进行沟通。记者提供购票凭证后,微信客服工作人员表示可以“买新退旧”,即“需要先在小程序购买其他场次不少于原订单单价及张数的演出票,核对无误后,可退掉第一次购买的演出票”。在记者坚持只退票后,微信客服工作人员称“由于票品为有价证券,其背后承载的文化服务属于‘服务’而非‘商品’之范畴,因此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规定”。对于记者提到的《通知》相关要求,工作人员并未正面回应。总之,票是不能退的。

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退票攻略”

  在小红书、豆瓣等社交平台上,消费者遭遇退票难的,也并非个例,还有不少网友们总结出了“退票攻略”。记者了解到,一方面,为了防止“黄牛”倒卖,部分大型演出在演出票实名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强实名,即实名制购票的同时,还需要人、证、脸“三合一”实名入场。但另一方面,在平台方和演出经营方退票困难的情况下,消费者无法对演出票进行转让或者赠送,也就是说,一旦本人不能到演出现场,演出票也就浪费了。

  演出市场做为撬动文旅消费的支点,在有相关文件的支持下,消费者退票依然困难重重,那么,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如何保障?良好的消费市场环境又该如何建立呢?规范要求虽有,但配套措施和操作细节仍有待完善。(津云新闻记者 刘影)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