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问政》:关注20项民心工程 聚焦“一老一小”新动态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津云 作者: 编辑:张志怡 2024-03-05 16:47:00

内容提要: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2024年20项民心工程,民有所呼、政有所为,今天我们从“一老一小”开始,与群众面对面解读今年的20项民心工程。

  点击观看本期节目视频回放

  主持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让人民群众不断有新的获得感。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2024年20项民心工程,民有所呼、政有所为,今天我们从“一老一小”开始,与群众面对面解读今年的20项民心工程。

  市教委:新增2万个义务教育学位学位 持续扩大优质资源总量和覆盖面

  主持人:新增义务教育学位工作已经连续4年纳入了民心工程中,今年的工作要怎么做,和往年有什么不同?

  市教委副主任 仇小娟:今年我们是新增2万个学位,主要在滨海新区、南开区、红桥区、河西区、河东区、津南区、东丽区、西青区、北辰区,一共是12个项目。过去4年我们增加了17.55万个学位,2024年的学位,聚焦缺口比较大的区域,解决区域性结构性不平衡的问题。按照群众需求,有针对性地在南开区、河西区、滨海新区核心区、津南海教园地区,增加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位供给。

  主持人:今天我们节目录制的现场就在津南区海棠街的品尚花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同样坐落在海棠街的南开学校和慧南路校区,就是刚才主任提到的新建改扩建的12所义务教育学校当中的一所。海棠街因为有独特的优势,所以吸引了不少人口落户,学位需求也就不断地扩大了,这是不是提到的人口相对集中区域需要补齐的学位缺口?

  市教委基建后勤处处长 刘志远:确实是这样,随着海棠街区域的新建小区陆续投用,入住人口增加,随之而来的居民入学需求也产生了。在这种情况下,在原来海棠街区域已有三所南开学校的基础上,建设南开学校和慧南路校区,有针对性地补齐区域的义务教育资源学位短板。

  主持人:今天现场也请到了海棠街的一些居民,来听听居民代表们都关心哪些问题。

  居民代表1:新学校投入使用以后,我们家长一直对学生的就餐问题挺关心的。

  市教委基建后勤处处长 刘志远:今年建成的12所学校,具备条件的学校都是通过校内食堂来供餐的。学校食堂投用之后,我们将进一步落实校园食品安全和供餐营养的管理制度,强化原材料采买、仓储洗消、加工制售,包括食品留样整个全过程的管控。在这个过程中也希望您多参与管理,和我们监督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守护好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居民代表2:环境对学生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我想问问,咱们新建的学校,在建设和装修的过程中,在环保方面是怎么把控的?

  市教委基建后勤处处长 刘志远: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管控:第一,管控施工材料。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依法依规公开招标,购买合格的产品,把施工材料的质量和环保放在第一位。施工材料进场之后,在真正使用之前,我们还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对材料进行复检,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来进行,复检合格的材料才能真正使用;第二,在竣工验收之后的环保检测环节。要求相关学校建筑方,包括监理部门都参与,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整个校舍的环境质量、空气质量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作为这所学校能否投用的依据。如果检测不合格,坚决不能投用。

  主持人:龙副处长,百姓不只需要在家门口就能上学,还要在家门口上好学校,所以对于教育质量肯定是格外关注的,这就不得不提到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辐射引领工程,您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

  市教委中小学处副处长 龙祖胜:2024年开始,我们将重点优化5个方面的工作来持续扩大优质资源的总量和覆盖面。一是优化市教委直属学校与相关区域的合作办学,通过党建引领来共同培养、培训新建学校、相对薄弱学校的管理团队以及骨干教师;二是加强区域教育发展共同体的建设。重点推进中心城区与环中心城区以及远城区,还有和平、河西、南开与红桥、河北、河东结成区域教育发展共同体。通过优质资源共享,缩小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三是优化远城区区内城乡学校的帮扶共同体的建设。比如说宝坻一中,发挥它的优质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来帮助宝坻区内的新建学校,特别是乡村学校;四是优化集团化办学,这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由优质学校作为集团校的牵头校,把乡村学校相对薄弱学校纳入到这个集团中来,通过集团化办学,带动集团内每一所学校优质均衡发展;五是优化学区化办学,2024年重点是要强化学区内的每一个学校的特色课程、优秀师资、课程教学的管理,特别是在教科研方面来推进学区化。

  主持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始终是我们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下一步市教委还有什么样的打算?

  市教委副主任 仇小娟:第一个方面,从硬件方面,要持续补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位缺口。根据“三年滚动”原则,有一批今年要投入使用,有一批在建,还有一批在规划过程当中;第二个方面,要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辐射引领2.0工程,发挥市教委直属学校合作办学,包括区域性的教育发展共同体,远城区的区内城乡学校之间手拉手帮扶共同体,集团化办学,学区化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和工作机制,不断优化教育资源;第三个方面,从师资建设上来说,要持续提升市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培养力度。

  市民政局:出台高龄津贴管理办法,增进高龄老人福祉

  主持人:说完了“一小”,我们再来关注“一老”。张副局长,今年的民心工程,要开展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这个怎么理解?目前我们的养老服务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将要提升到什么样的水平呢?

  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岩:有一个最新的数据:截止到2023年12月,我市共有60岁以上的常住老年人362.6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总数的24.2%,这一数字比2022年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2023年全年共增加老年人42.6万人,显示出我市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仍在加剧。经过多年的工作,我市也基本形成了市、区、街乡镇和社区村4级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形成了兜底供养有保障、普惠养老能满足、高端市场有选择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2024年,我们开展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就是想在当前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供给更精准、服务更暖心的目标,着力在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上发力,着力在老年人更满意的细节上发力。

  主持人:今年我们还涉及到要打造10所智慧化养老服务综合体。目前养老服务综合体的覆盖情况怎么样?向智慧化迈进,它意义又如何呢?

  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岩:养老服务综合体全市目前是180家,总体覆盖率达到了71.2%,其中城市的街道实现了全覆盖,社会化运营率100%。在这种背景下,推进养老服务综合体向智慧化迈进,实际上是养老服务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现实需求,推进养老服务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其中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大力推进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提高养老领域的科技水平。在管理层面,通过大数据和信息化,可以有效地提升管理者的规范管理能力和安全监管水平。在服务层面,大量的使用物联感知技术和人工智能新技术,可以给老人提供的服务更科学、更及时、更准确。

  主持人:居住在这样的一个智慧化养老服务综合体里头,老人能够得到哪些特殊的服务呢?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四级调研员 庞雨生:首先,老年人一入住,会有一个智能的设备对老年人的身体进行评估,之后会自动生成一个护理方案,护理员可以根据方案进行精细化的指引;第二,有智慧的安防系统,比如说智慧用电,如果出现电力过载,会及时预警;第三,有智能床垫、毫米波雷达,7×24小时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睡眠情况、心率情况;第四,会开通一个家属端,家属可以实时观测老人的活动轨迹。

  主持人:今年要打造10家智慧化的养老服务综合体,它是怎么确定的?是如何分布的?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四级调研员 庞雨生:考虑到各区老年人口的分布、养老设施的状况、养老服务市场化的程度。经过研究,在滨海新区、市内6区、环城4区开展10个智慧化养老服务综合体的建设,10个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的建设。这11个区中,西青区只承担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的建设,红桥区只承担智慧化养老服务综合体的建设,其他的区都是承担两项任务。

  主持人:我们现场还请到了居民代表,我们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需要了解的。

  居民代表3:除了刚刚提到的毫米波雷达和SOS一键报警系统,智慧化养老还有哪些功能和服务?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四级调研员 庞雨生:智能床垫、智能燃气报警、水表报警以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电子围栏的应用,尤其是有认知障碍的独居老人,如果要是离开了电子围栏,就会触发预警装置,然后进行处理。

  居民代表4:我心脏不好,如果在晚上两、三点钟犯病,人都是熟睡的,那个时候想动动不了。通过什么途径能申请到这个设备?能安在自己家里边。

  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岩:关于监控数据的使用实际上是两方面。一方面,每一个老人的监控数据会同步推送给设备的制造商、使用商,然后在平台上会把数据推送给你的亲属和联系人,由他们来进行应急处置。另一方面,所有的监控数据会汇总到民政综合信息系统,每个区的民政局都建立有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每个区局会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汇总。当遇到老人突发紧急情况时,会启动应急指挥模式,由区局联系家属。您要咨询怎么获取这些设备,首先可以充分了解这个市场,天津有很多优秀企业推出了各种类型的产品。当然您也可以就近找养老服务综合中心,或者是区民政局,了解所在区配备了、安装了哪些更适合本地区使用的智慧设备。

  主持人:一年之计在于春,接下来如何发力做好今年的民心工程?

  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岩:今年重点要在市区两级推动基本养老服务的落地落实。同时要调整和完善养老服务补贴和护理补贴的管理办法,计划出台高龄津贴的管理办法,增进我市高龄老人的福祉;在优服务方面,重点提高老年人助餐的扩面增效,重点增加农村地区的助餐供给;在促发展方面,进一步深化京津冀三地养老资源的对接交流和互补,支持并且鼓励北京的优质项目到天津来投资落地。我们也会鼓励天津的企业去河北省延伸布局。今年重阳节,要召开养老服务博览会,到时候会为全市老年人推出更多更好的养老项目活动,以及全国领先的智能养老产品。

  市红十字会:打造30所生命健康安全教室 建立应急救护培训阵地

  主持人:对于今年的民心工程怎么干,记者稍早前也采访了市红十字会的相关负责人。

  天津市红十字会赈济救助部部长 吴军:深入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同时也是落实市委10项行动的重要举措,我们将和市教委共同打造30所生命健康安全教室,以教室为基地,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在教室里会投入仿真模拟人,它可以更好地指导师生进行心肺复苏训练,包括其他的应急救护设施的展板,让它成为一个应急救护的培训阵地。

  应急救护工作,我们是从进校园抓起的,让孩子们在学校里学会这项应用技能,将来走入社会后,学生们可以成为社会“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典型代表,更好地提高社会学习度及普及率。(津云新闻编辑 张志怡)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