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问政》:聚焦小区噪音和新能源车充电 关注民心工程落实情况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 编辑:张雅妮 2023-11-28 18:42:10

内容提要:《百姓问政》节目推出《天津市2023年民心工程·向群众汇报》系列节目。本期节目邀请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同志,走进东丽区万新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汇报今年民心工程的落实情况。
 
本期节目现场

  点击观看本期节目视频回放

  津云新闻讯:近日,《百姓问政》节目推出《天津市2023年民心工程·向群众汇报》系列节目。本期节目邀请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同志,走进东丽区万新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汇报今年民心工程的落实情况。

  治理噪声污染 创建安静居住小区

  今年,市生态环境局共完成18个安静居住小区的创建工作。广场舞音响声音大、汽车乱鸣笛等噪音扰民问题,也在实施创建安静居住小区这一民心工程项目中得到解决,为群众提供了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在推动小区制定管理规约和建立调解机制方面进行探索,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主持人:过去小区附近有人唱歌跳舞,住在高层上有什么感受?

  东丽区季景馨园小区居民 胡先生:确实很无奈,都一个小区的居民,都挺熟悉的,他们把音响声音开得挺大,我们退休老人休息不好,孩子们作业都写不了,居民们意见也挺大。

  主持人:找过他们吗?

  东丽区季景馨园小区居民 胡先生:找过也解决不了。

  主持人:队伍活动时可能会发出扰民噪声,当居民提出意见时,有什么想法?

  东丽区季景馨园小区居民 李先生:经常劝大家把声音尽量开到最小,或者不要有很大的噪音,影响孩子学习,影响老人休息,我们几次被居民驱赶,还有几次是派出所民警来劝说。最严重的是冬天没有活动场地,到季景家园地下车库练了一冬天。

  东丽区万新街道季景家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范丽丽:社区搭建了议事平台,在解决化解这些矛盾纠纷的过程中,鼓励居民自治,挖掘队伍带头人,组建了舞蹈队,制定了活动时间,规范了活动计划。现在党群服务中心内提供了活动场地,供舞蹈队、太极队、朗诵队、合唱队等多支队伍使用。

  主持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生态环境部门提供什么支持?

  东丽区万新街道季景家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范丽丽:在解决问题过程当中,区生态局进社区进行了专业的帮扶指导,对居民讲解《环境保护法》《噪声污染防治法》,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到创建安静小区工作中。

  主持人:安静居住小区的创建过程,也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创建安静居住小区有什么标准?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史津:具体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声音数据上要求,白天不能高于55分贝,晚上不能高于45分贝,基本上就是现在对话的音量。二是在噪声污染源上要求,比如变电站、水泵房、电梯等噪声不能超标。

  主持人:创建安静居住小区的作用是什么?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史津:现在天津市一共有384个安静小区,创建安静居住小区会在基层治理单位、居民、政府部门之间形成一种共同参与,共同解决问题的氛围,让群众养成文明生活习惯,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体系的现代化水平。

  主持人:生态环境部门如何减少噪音污染?如果反弹回潮,又能做什么?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合作处处长 张泽生:对于已经创建成功的安静小区,为了巩固成果有一套成熟的管理机制,一是每两年要对已经创建的安静小区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测。比如今年就对创建于单数年的176个安静小区进行了复核复测,确保生活环境质量达标。二是要加强管理,因为安静小区要执行一类居住区的标准,对所有扰民问题都会重点予以推动解决。三是退出机制,如果客观条件变化或者管理不善,达不到考核要求就要撤销资格。

  主持人: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噪音来源方方面面,比如广场舞扰民、汽车喇叭鸣笛等,也是在创建安静居住小区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东丽区万新街道季景家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范丽丽:季景馨园大门比较简陋,路窄弯急,极易造成安全隐患,尤其在上学和上班的高峰期,经常有按喇叭出现噪声扰民。

  主持人:有居民提出这个问题吗?

  东丽区万新街道季景家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范丽丽:有居民反馈过,尤其老年人经常在早上被鸣笛声惊醒。

  东丽区季景馨园小区居民 郭阿姨:我家正好住在西大门出口,因为上班大伙都赶时间,就避免不了出现鸣笛的情况。家里有病人,特别害怕这种惊吓,我跟社区也反映过,经过多方努力改造了新门,实现人车分流,现在听不到鸣笛噪声了。

  主持人:季景馨园小区为了创建安静居住小区,解决了不少具体问题。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合作处处长 张泽生:创建安静小区这项工作,其主要目的还是想通过安静小区创建,树立一批环境管理优秀,生活环境舒适的居住社区典范,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把在创建过程中所总结出来的好的经验做法,推荐给其他小区作为借鉴参考。

  主持人:已经创建成功的安静居住小区,还会遇到哪些问题需要帮助解决?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合作处处长 张泽生:噪声问题特点就是点多面广、重复性强、复发可能性大。比如家庭装修、饲养宠物、弹琴、走路等,时刻都有可能发生噪音。通过创建安静小区,在小区里制订管理公约,大家增强公众意识,共同维护遵守。同时也建立基层问题调解机制,有了问题第一时间加以调解解决。

  建设公共充电设施 解决新能源车充电需求

  建设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已经多年被列入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今年计划完成2000个。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公共充电桩11211台,超额完成任务。建成设施均通过验收运营,实现城市核心区域公共充电设施服务半径小于0.9公里,有效缓解了新能源汽车用户充电难题。

  主持人:今年发改委承担的民心工程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了?

  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孙文秀:市发展改革委承担着两项民心工程,一项是居民小区公共充电桩的建设,另一项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一期建设,到目前为止两项民心工程都顺利完成任务。到目前为止公共充电桩已经建设11211台,超额完成任务,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一期在9月26日已经正式开诊。

  主持人:公共充电桩建设已多年纳入民心工程,今年的任务有什么特点?

  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孙文秀:具体有三个特点,一是广泛征集群众的需求,不但从媒体上征集,同时深入居民小区,问计于民。二是市区联动,跟街道搭台,广大居民深入参与。三是补贴保障,给予每台充电设施4000元的建设补贴,同时为了保障运行,给予每年500元一台的保障补贴。

  主持人:新增的充电桩都是建在哪些地方?是怎么分布的?

  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发展处处长 张玉忠:这张图是全市各行政区充电基础设施的分布图。新建的充电桩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环城4区和滨海新区的核心区,都是新能源汽车使用比较多的区域,特别是环城4区,数量比较多。在建设时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对新能源汽车使用情况进行摸底,根据使用情况,由各区推进建设。这是全市充电设施建设密度图,显示在0.9公里半径内,有多少个场站,也方便百姓充电查询。

  主持人:今年一共安装了多少充电桩?都在哪些小区?有什么特点?

  普天新能源(天津)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助理 韩佳:中国石油普天新能源今年一共建设了1231台小区公共充电桩,涉及39个小区,109个点位。一是没有充电桩的小区,根据新能源车数量,合理匹配需求完成新增网点建设。二是已经建设有一期充电桩,根据新的需求,结合车辆所在楼栋的位置进一步规划,补充建设第二、三期充电桩。三是针对中心城区的老旧小区,车位资源紧张但是老百姓有充电需求的,积极联系街道、居委会、社区工作者等,共同寻找合适位置,在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区域配建充电桩,满足居民充电需求。

  主持人:如何申请建设小区充电桩?

  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发展处处长 张玉忠:居民小区充电桩建设,有两个申请渠道,居民个人可以申请,也可以通过政府推荐申请。已建立了电话、微信等渠道,居民或物业公司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反映建桩诉求,发改部门会第一时间组织企业进行现场勘查,同时也请市区各级政府部门、电力公司等给予支持,确保百姓充电需求比较强烈的小区率先推动建设。

  主持人:我们小区有公共充电桩,那还能申请安装个人的充电桩吗?这二者冲突吗?

  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发展处处长 张玉忠:不冲突,在推进小区公共充电桩建设的同时,发改部门还会同国网电力公司进一步完善个人报装的便民措施,开辟绿色报装通道,推行充电桩联网通办政策,加强供电企业车企和经销商之间的联通互动。居民在购车时可直接向电力公司进行报装。以前置服务,简化流程要件,确保打通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现在,全市个人安装充电桩已经达到了10.8万台,最大限度满足个人需求。

  主持人:现在小区里安装的都是慢充充电桩,基本上都是5个小时充满,可以申请安装快充桩吗?

  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发展处处长 张玉忠:可以的。但近年来发改部门做了充分的调研分析,从合理使用小区电力容量看,还是安装慢充桩比较合理。比如小区有120千瓦电力容量,安装快充桩只能安装2台,慢充桩可以安装17台左右,在同一时段就能够更好满足群众的充电需求。另外,快充桩因为功率比较大,噪音相对也比较大,夜晚使用可能影响周边环境,所以在建设充电桩的时候,都按照居民区以慢充为主,社会场站以快充桩为主的原则去布局。

  主持人:将建设新能源车充电桩纳入民心工程出于什么考虑?又有什么意义?

  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孙文秀:政策方向要与群众需求有效结合。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天津市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46.56万辆,排在全国前列。城市公共区域有效服务半径小于0.9公里,车桩比72:1,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也排名前列。现有的公共设施布局,大大方便了群众的充电需求。(津云新闻编辑 张雅妮)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