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问政】居民圈地 小区绿地变菜园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 编辑:李易聪 2022-04-22 14:19:17

内容提要:东丽区新立街汇海北里小区建成有六七年的时间,最近三年,小区绿地失管,土地裸露、杂草丛生。越来越多的绿地遭人私自圈占,种起了菜。记者在小区里转了一圈,发现了二十几处圈起来的菜地,分别种着大蒜、葱、茄子、辣椒等蔬菜,有的还敷上了地膜、架起了棚子,甚至还设置了小型的阳光房。在现场,有一些刚刚从公共草坪上开垦出来的菜地正在施肥。居民多次反映,小区环境一直没有得到改善。

 

 
 

 

  

  津云新闻讯:东丽区新立街汇海北里小区建成有六七年的时间,最近三年,小区绿地失管,土地裸露、杂草丛生。越来越多的绿地遭人私自圈占,种起了菜。记者在小区里转了一圈,发现了二十几处圈起来的菜地,分别种着大蒜、葱、茄子、辣椒等蔬菜,有的还敷上了地膜、架起了棚子,甚至还设置了小型的阳光房。在现场,有一些刚刚从公共草坪上开垦出来的菜地正在施肥。居民多次反映,小区环境一直没有得到改善。

  记者:小区绿地缺失、荒了,居民说圈起来种点菜,这样行吗?

  新立街道办事处主任 高蕴浩:这样肯定不行。圈占属于个人侵占公共利益。

  记者: 物业的资金来源就是物业费,物业费收得不好。可以失管吗?

  高蕴浩:这不是理由,物业公司收取的物业费,要按照标准提供服务,一旦形成恶性循环,实际上对业主和物业公司都不好,所以是双输的一种局面。

  记者: 如果没形成共生的良性循环,街道、社区应该怎么指导帮助他们?

  高蕴浩:街道指导物业公司方面,包括业委会的成立和向居民宣传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工作还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记者: 接下来这种现象应该怎么管?

  高蕴浩:下一步街道执法队配合社区和物业公司,对小区内侵占绿地现象要进行集中整治,目前已经在进行整治了,同时要坚决杜绝再次发生,而且不能再发生只治理几户的现象,要一视同仁,整体行动没有例外。同时还要建立机制,实现物业良性管理。

  记者: 长效机制建立起来很难吗?

  高蕴浩:从几个方面来说,第一是物业公司尽责;第二是居民和物业公司要形成良性互动;第三是社区居委会和街道要高度关注,执法要到位,在这几个方面要做一个联动机制。

  记者: 清理起来需要哪几步,多长时间能清理?

  高蕴浩:现在已经开始采取集中行动了,力争用10天左右清理好,然后和物业公司、社区研究落实长效机制,赶紧复绿,正在研究是落草籽还是栽树。不能没有办法,必须有办法。相信所有社会治理问题,都会找到解决的方法和方式。

  记者: 居委会工作人员说:“我们的职责就是政府的相关事务。”怎么看这个说法?

  高蕴浩:居委会是社区治理基层堡垒,可能承担的任务比较多,老百姓关心的东西就是居委会工作的方向。 这一点回去要对居委会的同志进行教育,或者对他们进行明确的要求, 把老百姓的关注点,要一一拿出相应方式,相应进度。可能一个层级解决不了,但是要该上报上报,该反映就反映,通过这个工作来推动事情的解决。

  记者: 从各部门的答复来看,您觉得问题出在哪?

  东丽区副区长 孙晓光:汇海北里小区简单看是一个种菜的问题,实际也体现出社会治理的一些薄弱环节。一些干部没有把基层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执法部门也有一些畏难情绪和侥幸心理,这个问题应该深刻反思,认真总结。刚才街道也表态抓紧整改,这个不是个案问题,而是一类问题,一定要举一反三,形成长效机制。不能今天治理了,明天又反复,一次一次治理,一次一次反复,这样对老百姓是不负责任的。

  记者:看工作人员这样的劲头,还有作风,目前的现状能把这件事干好吗?

  孙晓光:刚才看到基层工作人员的这种状态,确实感觉到很遗憾,感觉很惭愧。东丽区现在也在努力进行作风建设,努力改变干部的整体作风,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争取把基层治理工作逐步整改到位,包括红色物业的打造,红色社区的打造,以此为引领,逐步形成一个良好局面。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我有问题
 
 
 
 
问题处理情况查询
 
请输入查询码:
 忘记查询码?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
查询结果后请及时进行满意度评价
各政府部门网民留言办理情况
 
 回复率  满意度
全部
各区政府网民留言办理情况
 
 回复率  满意度
全部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