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学大观园》:调兵遣将出奇兵——兵学视角下的东北野战军秘密入关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综合 作者: 编辑:刘影 2019-07-10 14:19:24

  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以后,东北野战军计划休整一个月,于第二年上半年协同华北军区部队歼灭傅作义主力。随着战争局势的变化,当时的华北国民党军随时有西逃和南撤的可能。鉴于此,中央军委做出了东北野战军结束休整,提前入关的决定。东北野战军如“神兵天降”,迅速隐蔽入关,成为平津战役胜利的保障。本文将从《孙子兵法》的视角,探讨平津战役中东北野战军秘密入关这一问题。

  一、因势而为,把握战机,入关的权衡考量

  《孙子兵法·兵势篇》讲到,“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1]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帅,总是寻求战场中的有利形势,而不是苛求士兵,因而能选择人才去适应和利用已形成的态势。

  1948年10月24日,蒋介石派出重兵偷袭华北人民政府所在地石家庄,为缓解华北部队阻敌压力,中央军委于10月31日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东北主力除四纵队、十一纵队等部即行南下外,其余在沈营线战斗结束后,应休整一个月左右,约于十二月上旬或中旬开始出动,攻击平津一带,准备于战争第三年的下半年,即明年一月至六月期间,协同华北力量歼灭傅作义主力……”[2]先行入关的东北野战军第四、第十一纵队成为先遣兵团,在辽沈战役结束的前一天,即11月1日,先遣兵团就克服一切困难,向关内开进。其余东北野战军部队则按照中央军委的计划,在结束辽沈战役后休整一个月左右,预计在1949年上半年协同华北军区部队歼灭傅军主力。

  东北战场上的硝烟刚刚平息,南线的华东、中原野战军打响了淮海战役。迅速发展的战争形势,让国民党军在华北作战方针的问题上,陷入或退或守的两难境地。蒋、傅二人讨价还价之后决定,在华北地区采取“暂守平津,控制海口,扩充实力,以观时变”的十六字方针,蒋介石特别指示傅作义,“以一部兵力守备北平,以主力确保津沽”。傅作义为确保北平、天津地区,除了加固工事、扩充兵力外,重新调整了战略部署,形成了兼顾东西撤逃的“一字长蛇阵”。这个部署并没有完全遵照蒋介石“以主力确保津沽”的指示,而是照顾了双方不同的利益需求,准备在危急时刻各奔东西。[3]

  对于傅作义随时西逃或南撤的打算,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也在紧张商量着对策。蒋、傅的60万大军,无论窜到哪里,对全中国的解放都极为不利。如此一来,把北平、天津的敌人就地歼灭,不失为当时最正确的选择。1948年11月9日,中央军委发出了由周恩来起草、毛泽东修改的电报,提出了“抑留傅于(北)平、(天)津、张(家口)、保(定)地区,以待我东北主力入关,协同华北力量,彻底歼灭该敌”的总方针。

  为实现抑留傅作义集团于华北地区就地歼灭的战略目的,毛泽东开始考虑华北第3兵团撤围归绥,集中华北第1、第2、第3兵团迅速攻取太原。但是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致电中央军委,建议“暂不攻太原”。淮海战役发起之后,徐州国民党一片混乱,这无疑会加速华北国民党军西逃或南撤的步伐,致使东北野战军入关扑空,无法全歼国民党守军。当务之急则是迅速包围保定或张家口,切断敌人与北平的联系。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建议缓攻太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傅作义逃跑的心理压力。华北第2、第3兵团集结在一起,只能阻止傅作义向绥远撤退,但是不能阻止蒋、傅集团从海上逃跑。为解决这一棘手问题,避免被动局面的出现,唯有让东北野战军提前入关。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4]战场上的形势总是瞬息万变,善于捕捉战机尤为重要。在辽沈战役结束后,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蒋介石、傅作义趁东北野战军尚未入关之前迅速决策撤离,我军作战必将面临着重大困难。仅凭我华北兵力难以拖住蒋、傅集团,且华北第1兵团正在围攻太原,东北先遣兵团虽已入关,并不足以改变华北地区的兵力对比。国民党决策层犯下的严重错误给了解放军一次求之不得的千载良机,也使自己跌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5]反观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在华北地区的作战问题上就英明得多,因为他们清楚,一旦延误时间,致使华北国民党军向西或向南撤退,不仅增加我军作战难度,而且影响全国解放的进程。针对这种情况,中央军委做出了东北野战军结束休整,提前入关的指示。

  二、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入关的隐蔽战略

  《孙子兵法·始计篇》讲到,“兵法,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6]这就是说,用兵作战是一种诡诈的行为,能攻打而装做没有能力,实际上要攻打而装做不攻打,欲攻打近处却装做攻打远处,攻打远处却装做攻打近处。因此,在与敌人作战时,必须以“诡诈”行之,出奇制胜。

  按照常理来讲,经过一场大的战役,部队总要休整一段时间,需要补充兵员、弹药、粮草等。蒋介石和傅作义恰好按照常规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他们认为东北野战军经过连续50多天的大战,必须要经过3、4个月的休整和补充才能继续入关作战。正因为如此,西逃绥远和南撤江南的决心才迟迟没有下定。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充分抓住了蒋、傅的这种心理,反常规而出牌,电令东北野战军迅速隐蔽入关作战。

  为了迷惑敌人,不使蒋介石和傅作义过早发现我东北野战军主力入关行动,从而达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目的。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一再叮嘱东北野战军,提早入关的行动务必注重隐蔽性。在行军路线方面,考虑到蒋、傅在山海关还有一个军未撤退,令东北野战军主力不走山海关,全部自热河境内经冷口、喜峰口入关。在行军时间方面,为避免暴露入关行动,令部队昼伏夜行,秘密向华北挺进。毛泽东还指示林彪,根据不同的地域,选择不同的部队分批行动。沈阳因为有敌人的电台,我军一行动,敌人必会察觉,于是令沈阳附近的部队最后行动。与此同时,新华社、东北各广播电台,按照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继续播发我主力部队在沈阳、营口、新民、锦州等地庆功祝捷、练兵开会的消息,制造东北野战军仍处于休整状态的假象,以迷惑敌人。

  这一系列隐蔽入关策略得到了切实执行。当林彪、罗荣桓率东野总部南下一个多星期后,新华社还在播放林彪在沈阳活动的消息。对于傅作义而言,有了这些消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然而这一切都是毛泽东有意制造出来的假象。毛泽东用“信息”作为武器,在东北野战军主力刚刚踏上入关的征途,就打了一个隐性的大胜仗。[7]当蒋介石、傅作义清醒过来时,华北地区已是大军压境。

  正所谓“兵不厌诈”,军事战场上讲究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深谋远虑,利用敌人常规心理,反其道而行之,从东北战场秘密调兵遣将。当国民党军放下警惕时,东北野战军开始悄然入关,而等到傅作义得知消息时,“东北虎”已经挺进关内,华北国民党军在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的双重打压下,由“惊弓之鸟”变成了“笼中之鸟”,已是插翅难逃。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关于隐蔽入关方针的制定,是《孙子兵法》中“用而示之不用”、“远而示之近”诈敌战术的完美运用。

  三、令文齐武,步调一致,入关的思想动员

  《孙子兵法·行军篇》讲到,“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8]大致意思是,要用怀柔宽仁使战士们思想统一,用军纪军法使战士们行动一致,这样的军队作战必能取胜。“文”指礼制、宗法、仁恩等,“武”指法令、刑法、威严等,仁恩与刑法并举,才能达到治理军队的成效。

  在辽沈战役结束之后,各纵队计划休整一个月左右。现在接到命令要结束休整,提前入关,随之而来的各种困难就这样摆在了东北野战军面前:一是部队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波动,东北籍战士不愿意离开家乡;二是刚补入的新兵还需要时间教育、训练;三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冬天,部队的冬装尚未准备就绪。入关是军事行动,更是一场政治行动。[9]在如此仓促的时间里,怎样解决一系列入关困难,如何做好战士们的心理工作,统一部队思想认识,这对于能否完成入关任务尤为重要。当时的东北野战军正在沈阳召开政治工作会议,在接到入关命令以后,政工会议临时改成了紧急动员入关会议。罗荣桓作入关动员报告,指出当前形势和紧急任务,要求做好东北籍战士的思想工作,进行加强革命团结的教育。

  为鼓舞行军途中部队士气,围绕入关作战的目的和意义,东野各纵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思想动员工作。入关时间早的纵队,来不及动员,就采取飞行动员,边走边动员的形式。有的纵队则是全面轰开,层层动员,先在干部会议上动员,接下来又在连队军人大会上动员。有的纵队实行干部责任制,连里的排以上干部每人承包五个,谁承包的对象出了问题,就打谁的板子,到时候拿他是问。[10]还有一些纵队采取了立功和奖励的办法鼓励入关,二纵规定入关行动中完全消灭减员的连队,由纵队赠送锦旗一面,集团记功一次,每人奖励猪肉一斤,凡减员不超过3%的连队,由师奖励锦旗一面。

  为保证战士们顺利入关,东野总部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实际问题。优待入关战士家庭,替战士们消除后顾之忧;在行军途中,允许离家近的战士回家探望亲人;一些部队还统一印制了安家信,由部队寄到战士们家中。在入关途中,许多纵队的连排干部大都能做到爱兵如子,帮战士背东西,帮战士烧水洗脚治泡,不少干部拿出自己的生活费给伤病员买东西。卢锡勤作为英模连队的指导员,在入关途中,尽心尽力照顾新战士,看见一班新战士张振林未脱下湿透的绑腿和棉鞋就倒头睡在了炕边,卢锡勤端来一盆热水,帮他解开绑腿,再拿出自己经常不离身的一团马尾和一根针,帮他边洗脚边穿脚泡。[11]这样的爱兵模范还有很多,正是连队干部这样的悉心行为,才给了战士们一路入关前行的温暖和力量。

  孙子提出“令文齐武”的治军原则,强调恩威并重,才能治理好军队。对于东北野战军而言,提前结束休整,紧急秘密入关,面临着种种困难。东野总部开展的一系列思想动员工作深入有效,既体现了对战士们的严格要求,又彰显了对战士们的无限关怀,解除了战士们的后顾之忧,为顺利入关提供了思想保障,同时为平津战役的胜利提供了条件。

  在这次入关行动中,从1948年11月23日起,东北野战军开始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进军。10个步兵纵队和特种兵部队共70余万人,随军民工15万人,火炮千余门,坦克、装甲车40余辆,汽车3000余辆,大车8000余辆,战马10万匹,告别战斗过的白山黑水,踏上了800公里的征程。浩浩荡荡的炮车人马,在黄尘滚滚中一路向冀东开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涌向了平津,而傅作义尚未察觉。百万雄师的行踪隐蔽得如此巧妙,这是毛泽东的杰作,也是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观。[12]在从东北战场调兵遣将的问题上,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深谋远虑、充分把握战机,一系列隐蔽入关、迷惑敌人的做法,使其放下了戒备,加上行之有效的思想动员工作,为东北野战军顺利入关提供了保障,为平津战役的辉煌胜利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平津战役纪念馆)

  [1] 孙武著,陈曦注译:《孙子兵法》,中华书局2011年版。

  [2]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平津战役》,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版,第48页。

  [3] 赵延垒,唐泽华,尹强:《棋高一筹的平津战役大决战——平津战役决策过程述评》,《党史博采(纪实)》,2012年第3期。

  [4] 孙武著,陈曦注译:《孙子兵法》,中华书局2011年版。

  [5] 赵延垒,唐泽华,尹强:《棋高一筹的平津战役大决战——平津战役决策过程述评》,《党史博采(纪实)》,2012年第3期。

  [6] 孙武著,陈曦注译:《孙子兵法》,中华书局2011年版。

  [7] 刘晶林:《命运交响曲——平津冬春》,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9页。

  [8] 孙武著,陈曦注译:《孙子兵法》,中华书局2011年版。

  [9] 张彩欣:《透视平津硝烟》,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9页。

  [10] 刘晶林:《命运交响曲——平津冬春》,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1页。

  [11] 平津战役纪念馆编:《走近最后的决战》,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6页。

  [12] 姚有志、李庆山编著:《平津战役实录》,白山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