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您刚才提到“限购政策为公共交通发展赢得时间和空间”,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李国民:小客车总量调控政策作为城市交通治理的措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限购与公共交通及城市发展的关系。一是限购政策可以为公共交通留下未来发展的空间。2011年至2013年,我市进入机动车爆发式增长阶段,每年机动车增量接近40万辆。如不及时加以控制,2017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将突破400万辆。届时,中心城区主干道路高峰时段将出现恶性拥堵,城市承载能力面临严峻挑战。大量自驾车流占有稀缺的道路和泊车等资源,将致使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难以提高。
二是限购政策可以为道路拥堵和大气污染赢得更多治理时间。相比限购前机动车保有量增速,限购后每年可调减30万辆小客车增长。如按机动车保有量400万计算,通过限购政策可以赢得5-7年的治理时间。在这期间,我们可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行政等“四个手段”,实施更多有效的治理举措,实现我们改善出行环境和空气质量的目标。
三是限购政策可以有效调整出行方式,让更多人选择公共交通。限购、限行实施以来,既有、潜在的小客车出行需求优化调整为公共交通出行需求。特别是,尾号限行措施“停驶1天换得通畅4天”得到了群众的认可,2014年公交客运量增长10.6%,轨道交通客运量增长22.6%。随着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相信会有更多开车出行的朋友乐于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