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请输入查询码:
  忘记查询码?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
查询结果后请及时进行满意度评价
全部
全部
关于高校科技创新与教育质量关系的调研报告
http://ms.enorth.com.cn
来源: 北方网  作者:  2011-12-09 17:06:10  编辑:张令沛

【网民智囊团·个人文集】卢俊瑞

 

 

  九五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教育规模、资金投入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办学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总体实力大大增强,已经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投入相对不足且不均衡,造成了教育资源、科技资源在不同高校、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办学层次和不同教育对象中的投入、分配、发挥作用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分化现象,加重了人们对高校科技创新和教育质量关系之间认识的分歧,阻碍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

  为了真实地反映高校科技创新与教育质量的实际情况,科学客观地看待两者的关系,课题组随机抽取了天津市8所全日制普通高校的34个不同类别学院,对部分可量化的教学水平指标和科研活动指标进行了调研,据此,对高校科技创新与教育质量的关系进行了量化比较,揭示了科技创新与教育质量关系的相关规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调研结果

  科研平台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体现了科技创新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为了更加直观地反映不同类型学院的科技创新活动与教育质量的状态,我们按照拥有科技平台的层次和级别,将被调研学院划分为四类:拥有国家级科技平台的学院(Ⅰ类,共4个)、拥有教育部科技平台的学院(Ⅱ类,共8个)、拥有天津市科技平台的学院(Ⅲ类,共9个)和无上述科技平台的学院(Ⅳ类,共12个)。

  结果显示,截至2008年底,Ⅰ、Ⅱ、Ⅲ、Ⅳ四类学院人才队伍中,院均拥有两院院士分别为1.5人、0.25人、0.22人和0,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分别为5人、1人、0.11人和0.07人,正高级职称人数分别为63.5人、22.5人、20.8人和10.7人,副高级职称人数分别为82.5人、27.4人、35.8人和21.7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分别为64.6%、53.4%、48.4%和29.9%。院均拥有实验室面积分别为9827m2、8944m2、4549m2和2313m2,拥有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分别为135台、73台、18台和12台,设备总值分别为5099万元、1893万元、1172万元和1071万元。

  近三年来,四类学院院均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分别为43项、25.9项、11.8项和7.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分别为25.5项、27.6项、13.2项和12.8项,横向课题分别为41.8项、37.5项、21.6项和16.3项,院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分别为15项、9.8项、2.9项和3.1项,院均获得授权专利分别为113.5项、23.4项、4.4项和6.6项,院均发表论文分别为1198篇、522篇、308篇和218篇,院均科研经费分别达到10030万元、4545万元、1727万元和915万元。

  截至2008年底,四类学院院均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分别为2个、0.5个、0.33个和0.1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分别为3.5个、1.63个、1.11个和0.5个,博士点一级学科分别为2个、0.75个、0.67个和0.17个,博士点二级学科分别为9.25个、4.5个、2.44个和0.83个,硕士点一级学科分别为3.5个、1.13个、0.89个和0.33个,硕士点二级学科分别为8个、6.38个、5.11个和3.08个,本科专业分别为3.75个、3.38个、4.33个和3.5个,院均拥有各级品牌和特色专业分别为1.25个、1.25个、1个和0.4个。

  近三年来,四类学院院均出版教材分别为32.8部、16.3部、19.7部和10.9部,出版著作和译著分别为0部、3.75部、4.1部和5.9部,拥有国家精品课程分别为3.75门、0.13门、0.78门和0.17门,省部级精品课程分别为5.8门、1.5门、2.3门和1.1门,拥有省部级以上教学名师分别为4名、0.13名、1.1名和0.41名,省部级以上教学团队1.5支、0.38支、0.11支和0.08支。

  近三年来,四类学院本科论文和设计课题来源于科研计划课题的比例分别为70%、32.7%、34.2%和16%,来源于横向课题的比例分别为20%、21.8%、20.5%和28.3%,来源于自拟课题的比例分别为10%、45.5%、45.3%和55.7%。

  二、现状分析和存在问题

  (一)科技创新与学科专业建设的关系

  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开展课题研究,科研平台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科研平台的建设必然会带动学科专业建设和实验条件的改善提升,科研成果可以增强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提高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和声望。

  数据显示,Ⅰ、Ⅱ、Ⅲ、Ⅳ四类学院相比,院均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博士点二级学科、硕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二级学科、各级品牌专业、各级特色专业的数量有着显著差别。Ⅰ类学院的上述指标明显很高,Ⅱ、Ⅲ类学院的上述指标次之,而Ⅳ类学院的上述指标明显偏低。但是,数据也显示,四类学院院均本科专业数量、招收培养本科生数量基本持平。

  上述结果表明,依托高水平科技平台和科技创新活动,能够形成一批与之相匹配的重点学科、特色和优势专业,有利于形成鲜明的教育特色,从而有效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然而也显示出,虽然各类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差距很大,但承担本科生培养的数量和任务却基本相近,占有的学科专业资源和承担的本科生教育任务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

  (二)科技创新与师资队伍建设的关系

  教师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水平是决定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师资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实践能力。高水平的教师,应该广泛地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技术,能够及时将科研成果引入实际教学中,在教学实践中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据显示,Ⅰ、Ⅱ、Ⅲ、Ⅳ四类学院,其师资队伍水平有着显著的差别。4个Ⅰ类学院的师资队伍中,不但拥有一定数量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拥有一定数量的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名师、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团队,而且院均拥有教授、副教授的数量分别达到64人和83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的比例高达65%;17个Ⅱ、Ⅲ类学院的师资队伍中,院均拥有教授、副教授的数量分别为24和29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的比例分别为50%;而12个Ⅳ类学院的师资队伍中,院均拥有教授、副教授的数量分别只为11人和22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的比例仅为29%,上述各类指标均明显低于前三类学院。

  上述结果表明,广泛的科技创新活动,不仅能够产生大量科研成果,锻练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还能优化师资队伍的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科研学术水平,从而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三)科技创新与学生实践教学、创新能力的关系

  实践教学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是科研与教学的最佳结合点。科技创新活动可以丰富实验教学内容,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提供丰富的课题来源。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可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及早地了解学科前沿,较早地进入科技创新的天地,为培养创新思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数据显示,Ⅰ、Ⅱ、Ⅲ、Ⅳ四类学院的本科论文来源显著不同,其中Ⅰ类学院的本科论文来源于科研计划课题、横向课题和自拟课题的比例分别为70%、20%和10%,Ⅱ、Ⅲ类学院的上述比例分别为33%、22%和45%,而Ⅳ类学院的上述比例分别为16%、28%和56%,来源于科研计划课题、横向课题等实际科研课题的比例依次迅速降低。

  上述结果表明,广泛的、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际科研课题资源,通过实际科研课题的训练,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确保学生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的质量。但实际上,目前高校中无上述科技平台的学院的数量和比例很大,这些学院的本科生论文主要来源于教师的自拟课题,不仅科研水平很低、脱离实际严重,而且缺乏必要的研究经费和有效的课题指导,学生培养质量难以保证。

  (四)科技创新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

  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具有决定意义。陈至立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5次会议上指出,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培养大批优秀创新人才。

  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超常规发展的情况下,如何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数据显示,拥有高级别、高水平科技平台的学院,其拥有博士点、硕士点数量也较多,承担研究生培养数量很大,培养质量较高。因此,科技创新活动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要把研究生教育质量搞上去,主要靠创新。

  (五)科技创新与科研环境的关系

  大学的科研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开放的实验环境可以为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舞台。数据显示,拥有高级别、高水平科技平台的学院,其拥有实验室面积、大型仪器设备、仪器设备总值明显较高,Ⅰ类学院拥有的实验室面积、大型仪器设备、仪器设备总值分别高达9827平米、135台套和5099万元,Ⅱ类学院的上述比例分别为8911平米、75台套和1895万元,Ⅲ类学院的上述比例分别为4519平米、18和1172万元,而Ⅳ类学院的上述比例分别为2313平米、12和1071万元。

  良好的科技资源,不仅为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而且为学生自由选题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通过推动实验室开放和资源共享,可以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科研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但调研也发现,目前高校各类学院科技平台对本科生的开放程度普遍较低,科技资源在本科生培养中的作用尚待加强和提高。

  (六)科技创新与科研学术的关系

  科技创新活动是科研学术工作的核心内容。数据显示,拥有高级别、高水平科技平台的学院,院均承担的各类科研课题、获得各类科技奖励、申请和获得专利、学术论文和质量、科研经费等均很高,没有科技平台的学院,上述指标均很低。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调研也发现Ⅰ、Ⅱ、Ⅲ、Ⅳ四类学院,院均拥有本科专业数量、各级品牌和特色专业数量、近三年出版教材数量、本科论文和设计课题来源于横向课题的比例等指标基本持平,而出版著作和译著数量显示出明显的倒置规律。这说明拥有高级别科技平台的学院,并未承担起与其占有的科技教育资源相匹配的本科生培养、专业建设和教材建设的责任,存在轻视教育教学,尤其是轻视本科生培养的现象。同时,这些学院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支持力度与其占有的科技资源已不相称,需要重视和提高。

  总之,科技创新和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车轮,是高校腾飞的两只翅膀,二者高度一致、相辅相成、互为推动、缺一不可。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的发展思路,可以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以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以创新性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以高层次的科研平台建设提升实验教学条件和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新的前沿知识,创造尽早参与科研的条件,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育质量,培养高水平人才。

  三、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对资源薄弱学院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高质量、有特色的高等教育,依赖于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和科技平台基础,依赖于一批重点学科、特色和优势专业与之相匹配。事实上,目前的不同学院拥有资源的差距巨大,但却承担着数量基本相同的本科生教育,很高比例的本科生接受着较低水平的教育。因此,提高对资源薄弱学院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

  (二)强化优势学院的本科培养责任,充分发挥优势教育资源的作用

  基于拥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平台的学院,占有着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有责任承担起更多本科生培养、专业建设和教材建设任务,为学生培养提供更多有优质教育资源和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为此,建议强化上述优势学院对本科生培养、专业建设和教材建设的责任,逐步扩大这些学院的本科生招生数量,使我国有限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三)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双向考核,优化高校人才评估机制

  坚持科研教学并重原则,建立并完善科研教学并重的人才评价和考核制度,促进高等教育人才的成长,特别是对青年教师,要加大培养和扶持力度。例如,设置青年基金项目,为有能力的青年教师提供必要的科研启动经费等。通过政策杠杆,进一步调动高校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成为能够科研教学双肩挑的创新型教师。不仅要看其有多少科研成果,还要看其有多少最新科研成果进入教材,进入课堂,实现知识化。

  (四)完善资源共享体制建设,促进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

  现有的一些重点学科在一些大型仪器使用上并没有达到100%运转,因此,建议建立制度,完善资源共享体制,有效的利用这些仪器设备,使其能够为更多的学科提供科研服务,使更多的学生拥有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从而提高现有本科生的教育质量。

  (五)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各自优势,积极推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通过体制和机制上的创新,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两个系统的合作与交流,发挥二者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各自优势,使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和共享。解决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脱节的问题,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互动的体制和机制,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创新科技。

  参考文献:略。

打印 
关闭窗口
 
关于北方网|广告服务|诚聘英才|联系我们|网站律师|设为首页|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