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请输入查询码:
  忘记查询码?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
查询结果后请及时进行满意度评价
全部
全部
天津2009年防震减灾:多方式监控 助损失最小化
http://ms.enorth.com.cn
来源: 天津政务网  作者:  2010-03-25 14:00:09  编辑:张志怡
 

请关闭酷6加速器、ppstream加速器等程序,否则影响视频播放

  内容提要:去年发生地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经济和人员损失,举国关注、举世震惊。那我们天津地震灾难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有什么预防措施呢……

  主持人: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举国震惊、世界震惊。也引起了人们对地震安全的高度关注,请赵局长介绍一下我市的地震灾害情况。

  赵国敏:我国位于全球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所以地震活动十分频繁,是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我国大陆地震占全球陆地破坏性地震的1/3,但我国的陆地面积仅为全球陆地面积的1/14,20世纪以来,全球因地震死亡的总人数近150万人,我国就有近60万,约占40%。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55万,而地震造成死亡人数达28万,超过一半,这是我国地质构造环境所决定的,我们要长期面对地震灾害,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防震减灾是一项长期任务,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的讲话中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显著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必然要求。”

  天津市位于华北地震区河北平原地震带和张家口—渤海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境内分布着多个活动断裂带,具有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构造背景。有记载以来,天津境内曾发生5级以上地震18次,其中较大的有5次,最大地震为1976年宁河发生的6.9级地震。除了本市地域内发生的地震,邻区强震波及天津、并造成影响的主要有6次,即1668年郯城8.5级地震、1679年三河—平谷8.0级地震、1888年渤海7.5级地震、1967年河间6.3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和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其中1976年唐山7.8地震对天津市的破坏最为严重,造成24296人死亡, 21586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39.2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达35.8亿元,从而使天津市成为我国唯一遭受Ⅷ度地震破坏的特大城市,天津市的国民经济因此5年徘徊不前。天津地区存在的大面积软土地基对地震动有很强的放大作用,唐山地震期间,天津软土地基地区曾发生了大面积的砂土液化和地基失效现象,造成其上的建(构)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降,拉裂、甚至倾倒等破坏,大大加重了震害。

  地震灾害较重,也是我市的基本市情之一,因此,防震减灾工作,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做好。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我市的防震减灾工作都取得了哪些主要进展?

  赵国敏: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坚决贯彻“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全面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我市的防震减灾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地震监测预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力争在地震前能打个招呼,对减轻人员伤亡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九五”和“十五”期间,经中央和市政府共同投资,我们实施完成了“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工程”和“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对地震前兆观测台网、地震遥测台网和强震动观测台网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遥测地震台网的地震监测能力由过去的2.5级地震提高到1.5级地震,地震速报能力有过去的15分钟提高到8分钟。强震动台网能够对烈度IV度以上的中强地震实时进行烈度速报。由流体、电磁、形变、测震四大学科28个测项构成的地震前兆观测网络对地震前兆现象进行实时监测。建成了天津地震台网中心,在数据传输速度、信息处理技术方面都有较大提高。为了适应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要求,我们正在以最先进的技术建设天津滨海地震监测预警中心,建成后,将为进一步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服务。“十一五”期间,我们正在实施地震监测预报基础条件建设项目,在“九五”、“十五”的基础上,将建成由11个测点构成的GPS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建成环渤海虚拟地震台网和渤海近海地震观测实验系统,地震监测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震灾预防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震灾预防体系的工作一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使各类建筑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二是通过科普宣传教育使国民建立自主的防灾理念,提高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能力。按照国家要求,我市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包括住宅、学校、医院、机关、厂矿,商业和娱乐、市政设施必须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要求进行抗震设防,达到抗御VII~VIII度地震烈度的能力。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容易引发次生灾害的工程必须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防。近年来,我市几百项重大工程和几十项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2004年,防震减灾行政许可进入市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市政府行政审批程序。建立了市和区县两级防震减灾行政执法队伍,对抗震设防要求施行监管,防震减灾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管理轨道。除了把房子盖结实以外,搞清地下断裂带的位置及其活动性对震灾预防也很重要。“九五”和“十五”期间,对天津境内的海河断裂、沧东断裂、天津断裂等开展了探测和活动性研究,取得的成果已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得到应用。目前,我们正在实施“十一五”项目“天津近海海域隐伏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危险性评价”,对近海海域隐伏活断层进行探测研究。我市的地震科普宣传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开展了地震科普知识进学校、进课堂、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在市自然博物馆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综合性宣教基地,在全市创建了22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了全市中学的课堂教学,在全市建立了五千多人的科普宣传员队伍。每年和市委宣传部联合下发年度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计划,布置全市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多种教育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目前我们正在实施“十一五”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网络建设项目,包括市地震局地震台网中心和滨海地震监测预警中心的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和地震科普网站建设,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能力和水平都将有很大的提高。

  地震紧急救援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关键。紧急救援体系是通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当遇到地震灾害时,能及时、有序、高效地进行救援,以最快的速度消除震灾影响。目前,天津建立了由市政府统一指挥的地震应急组织领导体系,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市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平台,组建了我国第一支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制定了市、区(县)、街道、社区四级地震应急预案,在部分社区开展了应急避险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成立了社区防灾应急志愿者队伍,完善了地震应急装备,强化了地震应急人员模拟演练和培训,加强了地震应急工作检查,开始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地震应急快速响应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去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后,市政府及时修订了《天津市地震应急预案》和17个专项保障计划,正式发布执行。目前,正在积极推动各区县政府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目前,我们正在实施“十一五”项目地震应急响应系统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试点建设、滨海新区地震网络中心和地震应急指挥平台建设项目,地震应急处置能力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主持人:唐山大地震的惨痛教训给人类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汶川大地震再一次使人们认识到,把房子盖结实,是减轻地震灾害最主要的途径,请赵局长介绍一下抗震设防方面的情况。

  赵国敏:1976年7月28日3点42分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这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一次自然灾害,也是迄今400多年来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次。唐山大地震的伤亡如此惨重,给人类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启示和教训。事隔32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特大地震,瞬间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举国震惊,世界震惊。

  唐山大地震前,唐山是不设防城市,这是伤亡惨重的重要原因。这次汶川大地震灾难再次告诫人们,把建筑物、构筑物盖结实,是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最重要的途径。据统计,破坏性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百分之九十八以上是由各类建筑物的倒塌所致。因此,只有使各类建筑物具备适当的抗震能力才能有效地减轻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是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国内外的很多地震实例表明,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地震造成的损失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如美国洛杉矶曾于1971年和1994年分别发生过6.5级和6.6级地震,两次地震几乎在同一地点,但1971年地震损失5亿美元,而1994年地震却损失了170亿美元,其主要原因是23年来该地区的现代化水平和财富积累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损失100亿元人民币,而1999年台湾南投7.6级地震损失92亿美元,1995年日本神户7.2级地震损失更是高达1000亿美元。1996年内蒙古包头6.4级地震损失为15亿元人民币,而1990年发生在欠发达地区甘肃天祝的6.2级地震仅损失1.5亿元人民币。

  天津市处于河北平原地震带上,建国以来曾多次遭受地震灾害,是我国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中地震灾害最严重的特大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经济快速发展,随着“三、五、八、十”奋斗目标的实现和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现代化和社会财富积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式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及《天津市防震减灾条例》的规定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使我市的建设工程达到国家要求的抗震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并指出,对于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必须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天津市防震减灾条例》第八条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对必须通过地震安全性评价确定抗震设防要求的十一类工程项目做了明确规定。

  于2001年8月1日起实施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有关地震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无条件执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将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纳入了标准化、法制化轨道。它是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的法定抗震设防要求,一般建设工程,是量大面广的、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住房安全、最能体现群众利益的工程。因此,政府要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全社会都有权进行监督。

  重大工程及容易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如果因地震造成破坏,将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对这些工程应采用较高的抗震设防标准。如核电站极限安全地震动的概率水准为年超越概率0.01%;城市立交桥工程中,甲A类建筑设计地震动概率水准为100年超越概率10%。由此可见,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到核电站,其重要性逐步加大,安全性要求逐步提高,采用的超越概率逐步减小,再采用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50年超越概率10%的概率水准是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因此,国家法律规定对重大工程项目必须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通过针对具体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确定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要求,保证工程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

  我们要从法律的高度,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认识抗震设防问题,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大事作好,未雨绸缪,防患与未然。

  主持人:市民有一个非常关心的问题是老百姓住房的抗震能力到底怎么样,请赵局长介绍一下。

  赵国敏:要说清楚这个问题,确实有点难度,一是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农民的自主建房未纳入管理程序,大多数都没有正规的设计和正规的施工队伍,抗震能力难以保障;二是房屋的抗震能力涉及方方面面,是抗震设防要求、抗震设计、施工质量的综合体现。我还是先从抗震设防要求说起。

  地震基本烈度是国家制定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项目,必须按照地震基本烈度的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

  1957年,李善邦先生编制了第一张地震区划图,天津的设防烈度为VII度区- VIII度。由于大于等于IX度区的国土面积较大,鉴于抗震技术和国家财力限制,1957年版地震区划图未被建设部门采纳。

  唐山大地震以后,1977年国家颁布了第二张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天津市中心城区在内的三分之二的地区为VIII度区。

  1990年,国家颁布了第三张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包括中心市区在内的大部分地区划为VII度,宁河县、汉沽区和武清区、宝坻区、蓟县局部为VIII度。

  2001年,国家颁布了强制性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包括中心城区在内的大部分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VII度半,与1990年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相比提高了半度。宁和县,汉沽区,武清西北、宝坻城关以西、蓟县邦均以西所围成的天津西北部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VIII度。

  唐山地震造成巨大灾难,除了震级大外,城市不设防是重要原因。在唐山大地震之后,我国开始全面重视建筑物的抗震设防问题并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保证建筑物达到规定的抗震能力。

  对于量大面广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主要是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来进行抗震设防。目前,我国正在使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抗震设防的最低标准,是综合考虑地震环境,特别是国家经济实力等因素所确定的。

  对于重大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以及核电站和核设施工程,就不能按上面说的区划图进行抗震设防了,而必须开展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深入评估地震危险,确定抗震设防要求。作为执法部门,我们成立了防震减灾执法队伍,逐年加大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保障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实施。

  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与抗震设计有关,抗震设计规范是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所遵循的原则和具体技术性规定,是抗震设计必须遵循的强制性技术标准。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于2001年发布。我国的抗震设计理念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也就是说,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不受损坏;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我市中心城区现行设防烈度7度半)时,可能损坏,经一般维修或不需维修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相当于高出设防烈度1度)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施工质量和抗震能力的关系就不用多说了。虽然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设计,如果不保证施工质量或者偷工减料,就会功亏一篑。

  综上所述,只要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在遭遇类似唐山大地震对我市的影响时(7度半的地震烈度),我市的居民住房一般不会损坏,一部分有可能损坏,但经一般维修或不需维修仍可继续使用。

  但是,应当看到,第一,我市还有部分老旧房屋仍在使用,特别是唐山地震以前的老旧房屋,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另外,装修过程中违反规定私自拆改,破坏房屋建筑结构,也造成安全隐患,据有关资料,我市类似的事件每年都有近千起。因此,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进行抗震性能普查和鉴定,消除安全隐患,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第二,我市农民自主建房大多没有正规设计和施工队伍,抗震能力很难达到国家的要求。除了通过加快撤村建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改变农民的居住条件以外,对仍继续使用的农民自主建房进行加固改造,对新建的自主建房加强管理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主持人:去年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迅速启动了事先制定的《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请问赵局长,我市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情况如何?

  赵国敏:正如主持人讲的那样,提前制定好地震应急预案确实非常重要。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1996年我市制定了第一部地震应急预案,即《天津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1997年借鉴南黄海6.1级地震应急处置的经验,我市还编制了《天津市强有感地震应急预案》。2005年,根据《国家地震应急预案》,我市对这两个预案进行了整合,形成了《天津市地震应急预案》。

  去年四川汶川地震后,根据市领导的指示精神,参照党中央、国务院组织四川抗震救灾工作的成功做法,我市对预案进行了修订。此次修订,着重对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方案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组成进行了调整,并且形成了支撑预案实施的17个专项保障计划。

  主持人:下面您能不能具体谈一谈新修订后《预案》的特点?

  赵国敏:修订后的《预案》,在整体结构上更加清晰,文字表达上更加严谨,可操作性更强。

  一是,贴近天津实际,更具针对性。我市是特大城市,人口密集、高楼林立、基础设施庞大复杂,遇有破坏性地震发生,必然引发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此外,辖区面积相对较小,无论是辖区内还是邻区发生强震,必然影响到全市。因此,在地震灾害分级响应上,突破了国家预案中“四级灾害,四级响应”的模式,采取了“四级灾害,二级响应”的方案。

  二是,明确建立我市三级地震应急指挥体系。《预案》明确,我市抗震救灾指挥体系由市、区县和委办局、街道(乡镇)三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并规定了各级指挥部的职责。同时要求各委办局、重要企事业单位以及各区县、街道(乡镇)、医院、学校、商场、影剧院等编制地震应急预案,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

  三是,救援力量和资源实现合理配置与有效整合。在预案中明确组建10支共4万人的救援队伍。其中,抢救抢险队伍整合了警备区、驻津部队、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的力量;治安消防应急队伍整合了110、119指挥中心和交管局的力量;医疗救护队伍整合了卫生局系统医疗单位、医科大学系统医疗单位以及驻军、武警医疗卫生单位的力量;基础设施抢修应急队伍整合了市政、公路、建设、房管等有关单位的力量。

  主持人:目前《预案》已经实施快一年了,贯彻落实情况如何呢?

  赵国敏:《预案》正式印发后,市地震局与市有关单位分三个方面推动预案的贯彻落实工作。

  一是,进一步细化完善了与预案配套的17项专项保障计划,包括综合协调、抢救抢险、群众生活、地震监测预警等,这为《预案》的有序、有效实施提供了保障和支撑。目前已经全部完成。

  二是,积极开展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了队伍的扩编。市政府领导多次强调,必须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切实提高队伍的装备水平和实战能力。现在市地震局和市应急办正与有关方面进一步沟通。

  三是,向全市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天津市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要求各区县、各单位编制修订本级地震应急预案,并落实机构、队伍及经费,做好技术、装备和物资保障。

  总的讲,目前各区县及各单位积极行动,认真研究落实预案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我市地震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

  主持人:汶川大地震给人们的另一个启示是公众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对减轻人员伤亡十分重要,汶川地震重灾区安县桑枣中学的叶志平校长由于坚持不懈地对学生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和应急疏散演练,并对校舍进行抗震加固,地震时几千名学生和教职员工无一伤亡,英雄事迹令世人感动。请赵局长谈一谈公众应当如何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赵国敏:是的,国内外的多次破坏性地震灾害表明,社会公众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对减轻地震灾害非常重要,特别是对减轻人员伤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首先取决于地震灾害的特点:

  一、地震灾害突发性强。瞬间造成建筑物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建筑物倒塌的时间一般在20秒以内。

  二、由于地震预报是公认的世界性科学难题,意味着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多数地震是在没有预报的情况下发生。

  三、社会公众直接面对突发震灾,中间没有缓冲,是震灾最直接、最先、最大、最严重的伤害者,在最危险的20秒钟内,你完全是无助的,只能靠自己。

  所以,公众建立自主防灾意识,掌握防震减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伤亡。

  除了你说的桑枣中学的例子意外,我再举4个实例来说明问题:

  1、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大地震,死亡24.4万人。据统计,压埋在废墟下被救出的人当中,55.9%是家庭成员救出的;40.9%是被邻里救出的,3.2%是解放军等救出的,靠自救互救逃生的人占96.8%。

  2、1995年1月26日日本阪神7.2级地震,共死亡6418人。据统计,压埋后被救的有3.5万人,其中2.7万是亲人和邻里救出,占77%,8千人是由自卫队、警察、消防队员救出,占33%。

  3、1994年台湾海峡发生7.3级地震,大陆沿海有强震感,其中一所小学由于平时重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学生具备防震知识,地震时没有慌乱,在老师的指挥下有序撤离,没有造成任何损失。另外一所小学由于平时缺乏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在地震时学生和老师惊慌失措,发生拥挤踩踏,造成3名学生死亡,数百人受伤。

  4、1984年长江口以东海域发生6.2级地震,上海等地强烈有感,没有房屋倒塌,结果近百人跳楼,造成不必要的伤亡。而1996年11月9日原地又再次发生6.1级地震,虽然也有强烈震感,但由于经过科普宣传教育,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了,没有发生恐慌跳楼等事件,社会秩序没有收到影响。

  国家有强大的救援力量,试问,灾害发生后多长时间能赶到现场?十几分钟?几十分钟?但突发性灾害造成伤亡是以秒计的。所以,树立自主的防灾意识,对突发性灾害有心理、知识、技能、物资准备,遇到时才能在瞬间做出正确抉择,采取正确行动,保护自己的生命。

  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地震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我市历史上多次遭受地灾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因此防震减灾是一项长期任务,做到有备无患。但绝大多数地震是有感地震,不会造成人员伤亡。既要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又不要风声鹤唳、四面楚歌。家庭要制定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演练,使每个家庭成员都知道遇到地震怎莫办。你应当知道,在家里、在工作单位或者在公共场所,最安全的部位在哪里,哪些坚固的家具或者设施可以用来避震。最近的疏散通道在哪里,最近的避难场所在哪里。沿哪条路疏散最安全,最不容易被砸伤等等。

  其次要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一方面,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这也是防震减灾法规定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职责。今年4月份开始,市地震局、市科委、市教委联合组织了天津市家庭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活动,7月19日在天津电视台举行了决赛,天津电视台7月27日晚上将播出这场竞赛的录像,今后,我们还要不断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创新形式,为公众提供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另一方面,从保护自身安全的角度出发,每一个公民也都要积极主动地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主持人:谢谢赵局长接受我们的采访。

打印 
关闭窗口
 
关于北方网|广告服务|诚聘英才|联系我们|网站律师|设为首页|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